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活动 > 行业动态 > 正文
弗尔迪三坐标-中国机床工业跨入世界前沿 作者: 来源: 时间:2012-07-13 点击次数:
           机床是装备工业的基本生产手段,机床工业是关系国计 民生、国防建设的基础工业和战略性产业,在世界范围 内备受各方密切关注。中国机床工业在国家正确方针政 策指引下,经历经济恢复时期及“十五”计划阶段,特 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艰巨努力,建立起较大的规模、 较完整的体系,奠定了有利的技术基础,具备相当的竞 争实力。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一、中国机床工业发展成果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1.机床吞吐能力强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近年来,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防建设的 强化,国家装备制造业对机床这种基础性、战略性生产 制造手段,提出了大量急迫的需求。2002年,我国机床 市场消费金额上升到59亿美元,跃居世界位,一定 程度上体现出我国机床工业在总量供给方面的能力不凡 。回顾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基础装备供应的历史情况,根 据全国工业普查资料,50年来经过更新后的机床拥有量 约378万台,其中金切机床294万台,锻压机床84万台, 拥有量中我国自供装备占绝大部分;包括重型超重型金 属切削机床与锻压设备、高精度精密机床与数控机床、 上千条自动半自动生产线。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2.产品品种多样化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制造业面 对的是制造对象更新频率加快,加工对象个性化突出, 因而对提供加工制造装备的机床工业,同样是要求产品 品种多样化,这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机床工业综合 实力的重要标志。近年来,我国机床工业受市场需求的 驱动,全行业千方百计研究开发新产品,近年,年开发 自主版权新品达四百余种左右,截至2002年底,全国更 新后的机床品种,累计可供近3500种特别是数控及其他 高新技术产品达1500种,这在世界范围也是位居前列的 。我国锻压设备、电加工等特别加工设备、齿轮加工设 备可以说品种齐全、性能优越、颇具特色。  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3.数控机床成热门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数控机床是当代机械制造业的主流装备,是市场热 门商品,部分高档数控机床仍然被当成战略物资在国际 市场上受到禁运限制。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经历了30年 的跌宕起伏,已经由成长期进人成熟期。我国可供市场 的1500种数控机床,覆盖超重型机床、高精度机床、特 种加工机床、锻压设备、前沿高技术机床等领域,领域 之广,可与日、德、意、美并驾齐驱。五轴坐标联动数 控机床是数控机床技术制高点标志之一。   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立式卧式加工中心由于汇集了落地铣床、床身式铣 床的基本功能,且具备按数控程序自动换刀或自动更换 工件托盘的特性,也是组成柔性生产线的基本设备,成 为机械制造业中需要量较大的一类加工装备约占数控金 切机床需求总量30%左右,是世界机床市场热门商品, 我国近年发展较快,有40家以上企业进行生产,通用品 种已批量生产,少数厂家已有高精度型、大规格型产品 进入市场。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数控系统装置是数控机床的神经中枢,是曾长期阻 碍我国数控领域发展的关键环节。就世界范围来说,经 过多年市场激烈竞争的优胜劣汰,已形成由日本独占世 界市场50%、德国占据25%的垄断局面。我国从上世纪90 年代末开始,掌握基于通用32位工业控制机开放体系结 构,一举登上当代同一起跑线,开发出能与加工中心、 复合车削机床及齿轮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,特别是能控 制五轴联动和具备网络化远程监测、诊断、操作功能的 数控系统,并开发出弧齿锥齿轮数控加工。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三维激光视觉检测、螺旋桨七轴五联动加工和世界 独创的空间曲面插补软件。目前,批量投入市场的国产 数控系统,具有性能价格比优势,正在改变国际强手在 中国市场上奇货可居的垄断局面。与之匹配的数字交流 伺服调速电动机及主轴电动机已有自主版权的商品问世 。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4.研发体系贡献大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我国机床工业的产品研发力量由三部分组成,即企 业的研发基地、高等院校研究部门和专门设置的研究机 构七所一院,前两者的性质与国外机床工业发达国家类 似,后者只与个别国家与地区采取的方式相近。这三个 方面的研发力量从不同角度为我国机床工业技术进步做 出贡献。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1企业的研发基地为产品创新、性能升级做出成效.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2高等院校科研队伍以基础共性技术、前沿技术、 软件技术研究见长,与企业结合开发产品,优势互补, 取得了虚拟轴机床等前沿技术产品的成就。   

           3机床工业领域的独立研究单位一直承担基础共性 研究开发工作,具有以多项基础共性技术的集成开发顶 级产品的优势,经过科研体制改革,具备科技先导型企 业性质,活力更为增强.

本文来自:中国机床网
销售热线:400-600-4158 服务热线:15053298230 信息产业部备案号:鲁ICP备09088028号